当前位置:看书小说 > 仙侠小说 > 修行沉思录 > 第201章 讲解法侣财地(2)

第201章 讲解法侣财地(2)

<<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>>
    不一会儿,卫士便将那位沙门请来。jingyunme“尊敬的沙门,请问您跟我的象王说了什么?它自从见了您之后,就闷闷不乐、不再饮食。”国王著急的问着。“

    我只与它说我与你过去都有罪业,并没有多说别的。”沙门回答的说。

    沙门并向国王说明他与大象过去的因缘,国王听了以后,深深体会到因果报应,果然丝毫不爽。

    后来就流传着这么一首偈:“修慧不修福,罗汉托空钵;修福不修慧,大象挂璎珞”。

    一个真正的学佛修行人,一定要福慧双修,既要严持戒律,又要广行布施,缺失了哪一样都会成为证道路上的障碍。

    我们福慧双修的重要性,也是成佛的重要性。因为佛是两足尊,智慧和福德圆满。

    而福慧双修中,福就是指财侣法地,慧指智慧、悟性。

    修福有:孝敬父母、尊敬师长、布施、做对修真界有利的事,要修一切善,断一切恶,改正自己的不良习惯和心性,这些实修都能提升福报。

    布施有三种,包括财布施,法布施,还有无畏布施。

    财布施就是拿出金钱和财物去帮助别人。

    法布施就是供养人家佛法,把佛道儒法布施给人家,为他人讲解修行功法和修行中遇到的种种问题,还有一切善法,让人家行善积德,也叫法布施。

    无畏布施:就是别人有什么灾难,飞灾横祸,有一种恐惧的事情,你给他说几句好话,安慰他,令他不生恐惧心,这叫无畏布施。

    还有七种不需要钱财的布施:第一、眼施:以慈祥而明亮的眼睛待人之意。常以好眼视父母师长及一切人,不以恶眼看人。

    是人往后,舍身受身,得清净眼,未来成佛,得天眼佛眼,名第一大福报。

    第二、和颜悦色施:以笑容待人之意。于父母师长及一切人,不以凶眉恶色。

    是人往后,舍身受身得妙色相,未来成佛,得金色身,是名第二大福报。

    第三、佳言施:以温和的语气待人之意。于父母师长及一切人,出柔轻语,无粗恶语。

    是人往后,舍身受身得妙辩才,所出之言,人皆欢喜,信受奉行。未来成佛,得四辩才,是名第三大副报。

    第四、身施:以清洁而端正的仪容待人之意。于父母师长及一切修道之人,起迎礼拜,于一切人处,常怀恭敬谦逊。

    是人往后,舍身受身,得端正身,长大身,人见人敬身。未来成佛,如大榕树,无有能见顶者,是名第四大福报。

    第五、心施:以真心待人之意。虽以上述四种方法行供养,而心不和善,不名为施。善心和善,和善功深,是名心施。

    是人往后,舍身受身,得明净心,不痴狂心。未来成佛,得一切种智心,是名心施第五大福报。

    第六、床座施:把座位、地位或名誉等让给别人之意。若见父母师长及一切人,为捕床座请其安坐,乃至以自己所用安乐坐位,请之安坐。

    是人往后,舍身受身,常得尊贵七宝床座,未来成佛,得师子法座。是名第六大福报。

    第八、房舍施:以打扫得干干净净的房子接待访客之意。于父母师长及一切人,请于自己所有房舍之中,得行来坐卧,予以欢喜安乐。

    是人往后,舍身受身,得自然宫殿舍宅。未来成佛,于一切时得宝莲花座,是名第七大福报。

    福报不是上天赐予的,也不是靠他人赠与,而是靠自己修来。

    前说过慧依靠功德,功德是戒、定、慧。

    戒是功、功夫,持戒是功得定,定是德。你有一分功夫,你一定就有得到。持戒有功,得定;修定有功,开慧了,这是功德。

    从“戒”的原意来看,它是主动地培育好的行为习惯,养成良善的品德、素养。

    所以,我才提出来修习五戒。

    定就是内心处于平静、安宁、专一的状态。培育定的方法叫做“止”,即止息烦恼、致力于内心平静的意思,也就是修习禅定。

    智慧:并不是指脑瓜转得快,理解能力强,记忆力好;也不是指在商场、官场、战场、考场能打败对手,青云直上。这些能力只能叫才华或聪明,不是佛教所说的智慧。

    佛教所指的智慧,是能够彻知人生真相、洞察世间本质的智慧。当然,戒定慧只是随便提一下。

    如果我们在做事时,一切因缘、物质、人手都具足了,再接着做下去后,发现有种种的困难,使自己焦头烂额,横在自己面前的困境难以逾越,这时则表示我们的智慧不足。

    如果我们在做事时,一切因缘、物质、人手(也可理解为“天时地利人和”都凑不齐,总是缺这个,少那个,那则表示我们的福报不足,此时就要修福了!

    儒家讲“知止而后有定;定而后能静;静而后能安;安而后能虑;虑而后能得”。

    类比来说,知止就是戒,定是一样的,所谓的“静”,“安”,“虑”,“得”,即是“慧”。

    定的本质则是良知莹彻,良知莹彻是怎么来的?是戒来的,是知其所止,无欲其所不欲,无为其所不为换来的。

    “物有本末,事有终始,知所先后,则近道矣”,搞懂了他们的本末,先后顺序,则修身进德之道,生命升华之机,立马鲜明起来。

    太极拳是道家功夫,练啥,一个字,松,松无止境。松,包括身体的松,和精神的松。心静气自生,有了气,就有百日筑基、打通任督二脉一说。任督二脉一通,百脉皆通,身体好。

    松之后,就很容易入定了,入定之后,那就进入另外一个境界,不是松这个层次的东西了。

    定能生神通,或者说神通是入定的副产品。很多太极拳大师发展到高端,就到了阶及神明的地步。

    太极拳有言:“招熟而渐悟懂劲,懂劲而阶及神明。”其实,阶及神明,已经不是松的阶段,是定的阶段。1
<<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>>
添加书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