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看书小说 > 其他小说 > IT小子闯大唐 > 第53章 晒盐

第53章 晒盐

<<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>>
    石头也会被太阳晒得烫手,人们之所以知道晒盐这个方法,也是因为看到海边的大石头上的凹坑里积了点海水,没多久就被晒干了,留下了白花花的盐,由此便有了晒盐的技术。

    这个想法立刻引起了大家的兴趣,大家开始热烈地讨论起来。有人提议:“这周围有很多石山,我们可以开山采石,制作石盆。”

    另一个人则提出了不同的看法:“不用开山,周围的山上多的是石头,捡一些大块的石头回来,凿成石盆来用就是。”

    还有人补充道:“只是为了晒盐,石盆的形状不重要,不需要打造的这么好,只要能凿出凹坑装水就行。”

    大家越说越热烈,很快就定好了凿石头做水盆的事。

    这时泥水匠张三亮说道:“你们是不是忘了,还有更简单的方法。这周围就有上好的陶土,用陶土做盆不是更快更方便。”

    众人闻言,不禁愣住了。他们原本正在为如何制作盆子而犯愁,没想到这位老师傅竟然提出了如此简单而又实用的主意。

    “咦,这我怎么没想到呢。”高良才眼睛一亮,他突然意识到自己犯了个低级错误。用陶土做盆可以很方便地做出自己想要的形状,而且比做木盆铁盆石盆快多了,而且陶器也容易被太阳晒到发烫,有利于盐水的蒸发。

    众人纷纷点头赞同,他们对泥水匠的主意表示赞赏。毕竟,这位老师傅可是专业的泥水匠,他的经验和智慧是不容小觑。

    于是,当场就定了下来,大家决定尝试一下用陶土制作盆子。

    张三亮带着一批人,兴致勃勃地去挖了几车陶土回来,准备开始制作陶盆。

    高良才站在旁边,饶有兴致地观看着这一切。

    张三亮要做的陶盆是圆形的,所以他将陶土放在一个转盘上。这个转盘是一个轴连接上下两个盘,稳稳地固定在架子上。陶土放在上面的转盘上,他用脚踩着下面的盘,带动转盘转动,陶土便随着转盘的转动飞快地旋转起来。

    老师傅灵巧地用手捏着陶土,转动中的陶土很快就在他熟练的手中改变了形状,变成了一个完美的圆盆。他的手指轻轻一压,圆盘凹陷下去,形成了一个精美的陶盘。

    陶盘的制作比木盘要宽松很多,而且他们不考虑制作花纹等装饰,只是简单地追求一个水盆的形状,速度极快。

    张三亮带领着几个徒弟一起动手,一天的时间就做出了两百个陶盆的模子。他们将模子放到窑里烧制一夜,期待着第二天的成果。

    第二天,两百个精心烧制的陶盆整齐地摆放在制盐工坊门外,工坊外腾出一片宽敞的空地,专门用来晒盐。

    匠人们提着一桶桶经过过滤的盐水,小心翼翼地将它们一点点倒入每一个陶盆里。

    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蒸干水分的效率,高良才让张三亮将陶盆设计成了面积很大的浅盆子,这样盐水倒入盘中时只有1寸的高度。

    在太阳的炙热照射下,水分迅速蒸发,到了午后时分,陶盆里的盐水已经完全晒干,只剩下白花花的盐粒。

    陶盆里的水已经完全蒸干,只剩下一层薄薄的盐结晶。高良才欣喜地用手沾了一点,一捻,细细的盐粒洒落下来,确实是干透了。

    刘管事看着这一幕,大喜过望。

    这里有200多个装了盐水的陶盆,一个上午就全部蒸干了。若是用锅来煮干,消耗的柴火数目可不少。

    他们的锅只有十口,比不上200多个陶盘的盐水同时放在太阳底下晒,晒盐的产量比大锅煮盐还快,实在是让人意想不到。

    高良才早有所料,他笑着解释道:“用锅煮水一个小时只能煮干1升半的水,而晒水就不一样了。”

    他指着天空中的太阳,继续说道:“太阳的热量可是巨大的,它能够迅速蒸发水分,让盐水快速变干。而且我们用的是陶盆,它们能够更好地吸收太阳的热量,加速水分的蒸发。”

    水分蒸发的速度是按照深度来计算的。当太阳高悬天空,温度骤升时,水的蒸发速率可谓惊人,大约每小时可以达到3到7毫米。只要被太阳照射的面积足够大,蒸发的水量就会变得相当可观。

    这200多个陶盘同时晒,速度就比煮干还要快了。

    趁着时间还早,匠人们又往陶盘里倒入盐水,再晒第二批,到太阳快下山的时候,又得到了一批细盐。

    正当刘管事准备收起陶盆,不再晒盐的时候,高良才却提议说还可以再晒一批。

    刘管事疑惑地看着高良才,不禁皱起了眉头。他心想,晚上没有太阳,如何将盐水晒干呢?

    “晚上虽然没有太阳,但是在晚风的吹拂下,盐水也会慢慢蒸发掉。”高良才笑着解释道。

    刘管事站在一旁,一脸疑惑地看着高良才。他没有蒸发的知识概念,不知道即使没有太阳晒,水也会慢慢蒸发掉。他甚至不知道气温越高蒸发得越快,风越大蒸发得也越快。

    不过,他还是听从了高良才的命令,让人把这200个陶盆装上盐水,晾在外面。毕竟,看天气今天也不会下雨,就算蒸干不了多少水,也没什么损失。

    刘管事一觉睡到天刚亮,就被喧闹声惊醒了,好奇心驱使着刘管事迅速起床,披上衣服,匆匆来到制盐工坊前的空地上。他惊讶地发现,这里已经围了一圈人,大家都兴奋地议论着什么。

    刘管事好奇地挤进人群,只见刘大匠正激动地说着:“刘管事,你看,盆里的水少了一半,真是太神奇了。”

    刘管事走上前去,仔细观察陶盘里的水,果然发现水确实少了三成!一开始,他怀疑有人不小心把陶盘的水洒了出来,但当他看到200多个陶盘个个如此时,他不得不相信这是真的。

    大晚上也能蒸干水,刘管事只觉得无比神奇。他心中不禁感叹高学士的厉害之处,这种事情他也能做到,实在是匪夷所思。
<<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>>
添加书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