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看书小说 > 其他小说 > IT小子闯大唐 > 第2章 今后的打算

第2章 今后的打算

<<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>>
    高良才来到书房,书童高升退下去弄吃的,在等待时候他正好一个人想想。

    已经穿越到唐朝了,以前的事就不要再想了,既来之,则安之嘛。

    还是想想今后的打算。

    从目前得到的信息来看,他唐良才,十七岁,读书人一人,整天发着当官的美梦。

    便宜老爹名叫高大壮,三十多岁,十年前朝廷从北方迁移人口,便拖家带口来到这个村子,打拼了这些年,多多少少攒下了一点资产,有七八间上房,百来亩良田,牛羊数十,在村里算是个富户。

    高升是高大壮买的,给高良才当书童,伺候他读书。

    家里还有两个长工,帮助种田和干各种杂活。

    在这个属于长安城万年县的青石村里,他们的生活就是这样简简单单,但随着高良才的穿越,一切就将不同了。

    有这样的一个穿越到古代的机会,高良才当然不想平平庸庸地过一生,凭借脑子里的现代知识,他相信肯定可以闯出一番天地。

    他很快就有了一番打算,趁现在李世民还没有上位,立刻去抱这个大腿,只要他拿出几个现代的技术,惊艳李世民,就可以得到一官半职,到时候凭借从龙之功,当个大官不在话下。

    高良才马上回想所有他知道的现代技术,这时才发现书到用时方恨少,有很多牛皮烘烘的技术他根本不知道是如何实现的,想来想去,只有造纸术、制盐、曲辕犁、蒸馏酒、火药。

    不是很多,也足够用了。

    这些技术随便拿出一样,就可以惊艳唐朝人了,谋个一官半职妥妥的。

    想到这里,高良才露出了笑容,他随手拿过书案上的一张纸,打算记录一下。

    等等,纸?

    这时候已经有纸了。

    他拿起手上的纸,纸色发黄,有点粗糙,跟现代的纸没法比,但确实是纸。

    他回想了一下,纸应该是东汉的蔡伦发明的,或者说是改良的,总之东汉就有了,到了唐朝也有几百年了,纸应该不是什么稀罕物了,书房里有纸也就不奇怪了。

    有点遗憾,但没什么,还有别的技术嘛。

    高良才也就不太在意了,他拿出砚台和笔,磨了墨,试着写了几个字。

    还行,幸好他在学生时代上过书法课,毛笔字还行,一手楷书算不上顶尖,但还能看得过去,就是写繁体字有点难,但他勉强能写得出来,只要他勤奋地练上几天,冒充一个乡下的读书人,融入这个时代应该问题不大。

    这时,高升拿了一大碗粥过来,高良才正好肚子咕咕叫了,便大口吃了起来。

    一大碗粥下肚,高良才缓过劲来,浑身都舒畅了。

    咦,对了,看到吃的,他想到了盐,趁现在无事,正好试试制盐。

    他也没打算做太复杂的,就做个最简单的,将粗盐提纯成细盐,方法简单,只要将粗盐融入水里,再用布过滤,最后煮干成盐。

    so easy!

    用最简单的方法解决大问题,升官发大财。

    高良才一想至此,立即让高升去厨房拿点盐过来,还有两个碗,一块布。

    高升也不知道少爷要做什么,古古怪怪的,但主子发话,他也不敢多问,立即跑去拿了。

    很快,高升拿着两只碗一块布进来,一只碗里盛着些许盐。

    高良才高兴地接过盛着盐的碗,制盐大计就从今天开始了。

    想想食盐是多大的买卖啊,历朝历代都实行盐铁专卖,这都是因为食盐的利润太大了,大到连朝廷都眼红。

    凭借初中所学的食盐提纯技术,高良才相信发家致富指日可待。

    想到这里,他满心欢喜地看着碗里的盐,不算很白,灰扑扑的,用手轻轻一捻,盐就成了细碎的粉末。

    高良才愣住了,不对啊,不应该是粗盐吗?

    虽然他没有见过粗盐,但想就知道,粗盐肯定是十分粗糙,颗粒很大,绝对不会是如此细碎的粉末,这不成细盐了吗?

    他指着碗里的盐问道:“这是粗盐?”

    高升见他语气不善,忙答道:“少爷,这是细盐。我不知道少爷要粗盐,我,这就去拿。”

    “等等。”高良才抬手制止了他,“你说是家里有粗盐也有细盐?”

    “是的,少爷。”

    “怎么会有细盐呢?”

    高良才有点气急败坏的样子,吓得高升忙说,“这细盐是在城里买的。不过细盐贵了点,只有老爷和少爷能享用,我们下人和长工吃的都是粗盐。”

    他还认为偷吃细盐的事被少爷发现了呢,说话都有点发抖。

    但高良才根本就不理会这个,只是一直在喃喃:“怎么会有细盐呢?难道我记错了,这个时代就有细盐了?那我还怎么升官发财?”

    完了,少爷魔怔了。

    高升见势不妙,赶紧去通知老爷。

    不一会儿,胖胖的高大壮哭天抢地地冲进来,又是一番鸡飞狗跳。

    ——————

    三日后,高良才踏上了一辆牛车,准备和高升一起再去长安城,谋个差事。

    高大壮忧心忡忡送他上车,嘴上还唠叨个不停。

    “良才啊,你想光宗耀祖老爹明白,但也不用这么急。我就怕你又被骗了,这次你可不能再寻短见了。”

    “放心吧,这次我想好了,不去投靠太子了,我要去秦王那里谋个差事。”

    “秦王好,我听说秦王很有本事,圣上还封他做了天策上将,听说这可是从古至今都没有过的大官啊……”

    高良才听着他的便宜老爹巴拉巴拉说个不停,知道这老爹放心了,投靠秦王是个不错的选择。

    不是他心急,实在是他对大唐的这段历史不太了解。

    这几天他慢慢融入了这个家庭,了解了现在的处境,得知现在是武德五年,玄武门之变还没有发生。

    但玄武门之变是哪一年发生的,他真的没有印象,也许是几年后,也许就在今年?

    正因为没法确定,高良才才有了危机感,必须尽早加入李世民的阵营,只有在玄武门之变之前成为秦王府的一员,才能拥有从龙之功,得到最大的利益。

    而且,原主就是一个成天想着升官发财的人,他急着去城里谋个差事,正好符合原主的人设。

    在老爹的千叮咛万嘱咐中,高良才终于踏上了前行长安的路。
<<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>>
添加书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