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看书小说 > 其他小说 > 给南唐后主做替身 > 第26章 又见恩师

第26章 又见恩师

<<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>>
    当晚,张大叔带着刘浩到外城的一处偏僻宅院,这个宅院不大,只有正房和土坯围墙,正房是土木混合结构,盖房子的手法实在不敢恭维。

    张大叔面带自豪之色道,“这就是我们几个自己动手建起来的房舍,除了木料之外没花一个铜钱。”

    刘浩四下看看这个惨不忍睹的小宅子,对张大叔几人做出了高度的评价,并给予了极大的肯定。

    张大叔自顾自道,“当时我们来的时候已经没有好位置了,这处宅基地处在城墙根上,上午阳光被城墙阻挡,基本都见不到太阳,我们几个到了汴梁以后,闲来无事就天天看附近建房的工人干活,我觉得自己盖一处宅院比租房子隐蔽性更强,况且正赶上汴梁城扩城,百姓可以随意建造房舍,我们就自己盖起来了这处土坯房。”

    “难为你们了,此间事了,我一定不会亏待你们。”刘浩承诺道。

    “庄主,别这么见外,既然干了,咱就把他干好,也算对得起这么久以来你好吃好喝的养着我等。”张大叔朴实的说道。

    两人说着,从一个值班的弟兄手上拿过房门钥匙,打开一看,里间屋靠墙有五个大木桶,里面应该都是火油。木桶上面摆着几十把强弓,桶前面地上捆扎好的箭矢堆的和小山一样,箭头上面全都用棉布条缠成球形,以便能够更加耐烧,这就是古代的火箭。

    火箭使用之时将棉布蘸上火油或者动植物油脂就可以用弓箭射出了,之前在金陵家中也都是这么实弹练习的,所以对于箭头加重的情况,对于射手们来说早已克服。

    “现在还有两个问题需要庄主你来拿主意,”张大叔凝眉道。

    “何事?”

    “第一,造船的地点就在汴水之西,出了外城即到,但是那里已经开始操练水军了,平常驻扎了上万士兵,夜间也有士兵巡逻把守。第二,不知道哪天会刮大风,而且风向还要适合烧船。

    “嗯,第一个问题比较棘手,等我明天前去探查一番再做定夺,至于第二个问题嘛,应该可以解决,总之等我明天看看实际情况再说,”刘浩郑重道。

    回到客栈,刘浩又见了韩玉派来的两位手下,其中一人说,“南唐降将两人负责训练水师,一个叫卜耀敛,另一个叫韦君子。由于北人不习水战,柴荣想打造一支强大的水师,所以决定启用他们两人,自从启用之日起,他们的身边就没有离开过人,一则是防止他们逃跑,再者也能防止大唐派刺客杀了他们。他们两人被提拔了之后几乎每天都会到正店来花天酒地,但是从不在这里过夜。”

    “既然如此,杀他们应该不难,继续盯着,有新情况速报我知道,”刘浩安排到。

    “是,庄主!”二人领命出门。

    第二天一早,刘浩拿出了从金陵带过来的杏仁粉和一应工具以及香料,在自己的房间做了几杯翠竹露,然后带出悦来客栈自己溜达着就朝着都亭驿方向走去。

    汴梁的内城真是拥挤不堪,早起做生意的人和食客都非常多,街面道路局促逼仄,人走在路上需要边躲闪边前行,好在路程不远,刘浩绕过开封府衙再往东,临御街的一处院落就是都亭驿了。

    这里原本是皇都里用来接待外国使臣的客栈,陈抟能被安排在此地,也充分表明了柴荣对陈抟的重视。

    院子正面开两门,正门过人,侧门用做车马出入用,直对正门的是都亭驿主楼,刘浩刚一走进,就有人上前迎接,笑问客人有何贵干,刘浩说明来意后,由专人上楼禀报。

    不多时禀报之人疾步下楼来,引领刘浩来到二楼天字三号房,刘浩迈步进门,看见师傅陈抟正坐在外间八仙桌的主座之上与魏离聊天。

    刘浩恭恭敬敬纳头便拜,“师傅在上,徒儿给师傅问安!”

    “不必多礼,过来坐吧,”陈抟笑道。

    刘浩起身又对师兄魏离深施一礼道,“师兄一向可好?小弟有礼了。”

    “师弟,自家人不必客气,”魏离微微一笑,以后又恢复那副面无表情的神色。

    陈抟见刘浩有些拘谨,主动开口道,“徒儿因何来到汴梁?”

    “哦!来给朋友送样东西,然后顺便游玩一番,”刘浩没敢告诉师傅实情。

    “哦,原来如此,汴梁城历史古迹不少,值得细细游览一番,”陈抟若有所思道。

    “师父,您乃是化外之人,如何会客居此处?”刘浩疑惑道。

    “周天子邀为师前来讲道,如今此间事了,不日将归,下次就不用来此地探望为师了,”陈抟挤出一个微笑道。

    其实,刘浩知道,陈抟这老头也没说实话,他明明是柴荣下旨传到汴京给他柴荣炼丹的,但是陈抟不太喜欢柴荣对他的假意恭敬,没有答应柴荣,反而和赵匡胤处成了朋友。

    既然他不说真话,刘浩也不好戳破,反正这与自己也没多大关系。

    “师傅,我带来了自己开发的一种饮品,给您和师兄都品尝一下,时下在金陵非常畅销,”说着从肩上的包裹里取出一打捆扎好的翠竹露,取出两个竹杯茶上吸管请二人品饮。

    陈抟饶有兴致的拿起装盛翠竹露的竹杯看了看,点了点头又轻轻吸了一口,细细品味了一番道,“杏仁味道里面夹杂丝丝香味,伴随着若有若无的竹香,口感独特,只是糖的味道重了一些,总体来说很不错,只是我老了,不太能喝甜品,年轻人应该会喜欢,”

    “师傅说的有道理,我会逐步改进工艺,力求将其做成精品,”刘浩谦虚道。

    这时候魏离也说话了,“这种世俗的饮品甜味太重,哪里有茶水口感好?”

    “师兄说的是,”刘浩不想和他掰扯。

    年轻人在长辈面前懂得示弱,不贪功,能忍让,往往这样才能被长辈高看一眼,这就叫以退为进。

    “不像话!你这么大年纪了,说话怎么还如此刻薄?”陈抟面沉似水斥责道。

    “师傅莫怪,徒儿错了,”魏离起身施礼道。

    刘浩见师傅已经对自己表现得有几分认可,赶紧岔开话题,说道,“我制作这款饮品还是得益于魏师兄的千金给的灵感才得以面世呢!”

    “哦?你们认识,”陈抟笑道。

    “不久前魏师兄来汴梁找您,曾经路过金陵,当时清欢师侄也在,”刘浩叙述道。

    “原来如此,”陈团了然。

    刘浩沉思了一下,试探的问陈抟,“师父,我想起来一个事,我朋友想在外城建一座宅院,从外地高价订购了一批石料,眼看货船就要到达汴京,但听说前几日大风把一艘货船掀翻了,他的船吃水比较深,能否请师父观一观风向,看这几天把石料运抵汴梁可否妥当?”

    “此事交由你师兄即可,”陈抟眯缝着眼捻须道。
<<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>>
添加书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