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看书小说 > 恐怖小说 > 诗仙要戒酒 > 李家

李家

<<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>>
    在各国遣使来唐的盛世,从商之人并不乏富可敌国的,然而士农工商,商人虽金银不愁,却身份不高。从商之家,子弟均不得入仕。这一律令阻断了许多有识之士为国报效、建功立业的机会。

    出生于商贾之家,才清志高如李白,也只能另谋他路,寻找伯乐,由人引荐入仕。

    在赵年心中,生性天真烂漫的诗仙,并不适合混迹官场,他是理想主义者,而皇权却是最冷酷现实的存在。

    来至内院,李白不由加快了步伐,远远瞧见坐在上首的高堂,大步向前,跪地行礼道。

    “阿耶、阿娘。”

    他抬起头,强压着情绪,想以更成熟的面貌来见父母,微颤的声音和通红的双眼无法遮掩。

    叶娲坐不住了,看见相别甚久的孩子也红了眼睛,毫不留恋地撇开了李客的手,上前扶起李白。叶娲舍不得眨眼,仔细地看着李白,眼中盈满了泪水,不知过了多久,才哽咽道。

    “十二郎,你可算回来了,这番风尘仆仆的,不知道是遭了多少的罪。”

    “阿娘,儿过得很好。”从叶娲的眼神中,李白知道自己的解释并没有信服力,暗叹一声,便也不再辩白。

    叶娲抚摸着李白的双手,未及开口,余光瞥见他肩头上的脏污,怜爱地拍了拍灰尘,还没满意,又被李白手臂上黄土吸引。于是再也顾不得其他,专心抖灰,恨不得找来鸡毛掸子,替李白仔细拾掇拾掇。没一会儿,屋子里便散发着一股子土腥味,混合着西域的香料,好不酸爽。

    站在一旁的赵年,最受波及,愧疚又令她不好直接闪躲避让,只能屏息站着,微微眯着眼睛,阻挡灰尘入眼。

    “咳咳。”

    端了半天严父的架子,李客终于绷不住了,假咳了几声,欲借以拉回叶娲的注意力,只不过这几声咳嗽如石头填海,并未带来多大的波澜。

    赵年亲眼目睹李客的尴尬,既想礼貌性地应和一二,又碍于初来乍到,与他并不熟悉,只好默默垂着头,减低自己的存在感,置身事外了。

    正在此刻,一位美人走了进来,身着石榴红裙子,双臂挽着丝质帔子,螓首蛾眉,袅袅婷婷。她的双眼沉静如水,气质超然,眸光微转之间,宛如清泉,似能安抚人心的浮躁。许是气质过于清冷,第一眼来见她,反倒会忽视了她的美貌,不敢轻易靠近,唯恐亵渎于她。

    “赵娘子万福。”女子轻轻拉着赵年,错开了重灾之地,姿态优美地行礼道。

    她的相貌和李白并不十分相似,可是环顾四周,除了赵年本人,其他人的颜值都在同一个水平上,眼前之人不是李白的亲妹妹李月圆,还能是谁?赵年连忙回礼道。

    “十六娘万福。”

    看着李月圆,赵年不由感叹,李月圆的未婚夫真是好福气,竟然可以后半辈子都对着这样的仙女,恐怕是夜里做梦都能笑醒的。

    “赵娘子?”

    正忙活得热火朝天的手突然一顿,叶娲回眸看着赵年,顿时红了脸。她思念儿子过甚,竟然倏忽了客人,这可怎么办?叶娲泫然欲泣地望向座上之人,李客当机立断眼神示意,唤回了自己的娇妻。

    局面得以控制,娇妻又在身边,李客的眉头总算是舒展开了,望着赵年,淡淡地笑道。

    “你便是阿年?”李客和赵蕤是挚友,很早之前,他就知道赵年的存在,在俩人来往的书信里,赵蕤多有提及赵年,故而李客对赵年并无生疏之感。

    赵年走上前,恭敬地对着李客和叶娲行礼道。

    “伯父、伯母万福。”

    “阿年真是乖巧。”叶娲温柔地望着赵年,夸赞道,难能的是,李客居然点头附和了她。

    她总爱夸孩子,只是李客对子女管教甚严,往往她才哄得孩子开心片刻,李客就会偶然路过,泼一盆冷水。叶娲时常抗议,但又无辩才,讲道理这件事情,总是敌不过李客的,有时争论不下时,李客在明面或许服软,背着她时,又言辞管教,令她苦恼极了。

    叶娲自认心无大志,只知人生苦短,及时行乐。她不理解李客的严厉,读些书来玩玩还可,何必废寝忘食,背错书还要打手板,这是做什么呢?她也不理解李白游走四方的志向,出游,舒坦最重要,怎么还有把自个儿折腾得灰头土脸,还乐在其中呢?她还是不理解远在江州做生意的长子李临,家里已是吃穿不愁,何必为了挣钱背井离乡呢?叶娲更是不理解自己的闺女李月圆,生得天仙一样,不出门玩耍,交朋结友,成日在院子里写字作画,这书画哪有和手帕交唠嗑有趣呢?

    叶娲时不时一头雾水的,既不能理解至亲的怪癖,又无法劝说开导,每每想起,委实伤感得很。

    李客也不理解叶娲突来的忧伤,想来三两日总要如此一次的,也没有多想。

    “赵大和嫂子近来可好?”李客与赵蕤未曾断过书信来往,自是知道他们的近况。

    “赵叔和月姨一切安好,近来研究了几副汤药,正好带来给伯父伯母调养身子。”

    赵年话音刚落,李白便已找到装药材的包袱,默契十足的模样,倒是令李客等人不由多看了两眼。

    “有劳他们挂心。”李客也略通医理,一看便知道这是专为他们写的方子。

    “伯父伯母身体康健,赵叔才可安心。”赵年深知赵蕤与李客的交情,恭敬地说道。

    向来对小辈不苟言笑的李客,却一反常态,慈眉善目地微微笑着。

    “听闻你从未出山,此番下山,便在府里长住,我们会替赵大好生照顾你的。”李客借着赵蕤的名头,手法纯熟地挖起了墙角。

    叶娲点着头,表达自己的立场,而李月圆面色不显,心中却是不由赞叹李客的商人本性。

    李客的外表儒雅,并不像一个商人,平素行事作风更像一个江湖正派人士,既有严谨,又不失洒脱。然而一旦做起生意,说话之间把人卖了,对方还深以为这是双赢的买卖。

    李白抿了抿嘴,说道。

    “阿耶,过几日我便要回山的。”

    李客觑了一眼李白,面上似是嫌弃,随口应了一声,“嗯。”

    阿耶这是什么意思?李白看着李客。

    什么意思你不懂吗?李客淡漠地移开目光。

    李白看了一眼懵懵懂懂坐在李客身边的叶娲,得到了一个慈爱的笑容,又望着李月圆,对方目视前方,好似灵魂出窍,没有给他半点回应。

    “阿耶。”阿年是要跟我一同回去的。

    李客懒理李白,看着赵年,笑得慈祥。

    他和赵蕤是数十年的挚友,虽然没有时常相聚,却从未断过书信来往,数十年如一日,感情极深。好到什么程度呢?比如草屋,就是两人挽着袖子,协力搭建的,又比如他曾经在外患了病,赵蕤二话不说,背着药箱子,坐了三日的船,骑了两日的马,赶到时,他的病早就痊愈,俩人就高高兴兴喝了一夜的酒。

    他们的感情之好毋庸置疑,却没少拌嘴斗气,喜欢偶尔做些让彼此糟心的事情,抢先购下对方看中的书画字帖,写几页的长信尽情炫耀。

    不过,抢下几件书画都不如李白更亲近老友来的没面子。虽说是他让赵蕤管教李白的,然而这件事情时不时也令李客颇为恼火,暗骂儿子不孝,偶尔也会直指赵蕤口腹蜜饯,比他更讨小辈的欢心,偏偏这种指摘反倒更令赵蕤得意,李客气得呕血也无可奈何。

    如今天时地利,他自然要把握机会,戳一戳赵蕤的心肝肉。

    “阿圆和你年纪相仿,正好可以作伴,你就安心留下。”赵年眉清目秀,很得叶娲眼缘,接到李客的暗示,叶娲就开口帮腔道。

    李客和叶娲不似玩笑,赵年只好出言婉拒道。

    “赵叔和月姨还在山里,阿年不该在外贪玩不归,长住叨扰诸位的。”

    李客深深地看了一眼赵年,见她目光清明,看似温顺,然而未曾动摇半分。片刻之后,李客忽然大笑出声,声音爽朗,显然没有因为赵年的拒绝而心生不悦。

    “即使如此,我也不再强留,这几日让小儿陪你四处逛逛,不必拘束。”

    “是。”赵年摸不着头绪,不明白李客在笑什么,却也没有多想,恭敬答道。

    阿耶并非只为了和先生斗气,他也在试探阿年,李白想。赵年来路不明,疑点重重,李客和曾经的李白一样,都心存保留,不为旁的,只怕赵蕤和卢月有丝毫损伤。

    他们又寒暄了一会儿,见赵年略有疲态,叶娲也终于看不惯李白风尘仆仆的模样,便看着李客说道。

    “阿年想必累了,不如让她先梳洗更衣,稍后再开饭?”

    李客颔首,对着李月圆说道,“好生照顾阿年。”

    “阿耶放心。”李月圆挽着赵年,说道。

    “有劳李娘子。”

    赵年对着上座福了福身,又与李白交换了一个眼神,这才随着李月圆离开。

    “十二郎,我的儿,你也去吧。”

    李白还未开口,李客就站起身子,神色淡淡地说道。

    “先去书房。”

    望着父亲的背影,李白又转头看向赵年的背影,和叶娲不约而同地叹了一声。
<<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>>
添加书签